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

一日三餐|天天吃点啥 - 美食|菜谱大全|食谱|美食网 - 做你的美食,食谱,菜谱网

你的位置 : 首页 > 菜谱 > 健康养生 > 人群养生 > 大众健康 > 你了解艾灸吗?

你了解艾灸吗?

作者:天天吃点啥  2017-10-07  点击:
【导读】:在生活中接触过艾灸的人为数不少,但了解艾灸的人却少之又少,艾灸可以保健防病,排毒泄热,是非常好的养生方式,今日就让你知道它如何养生...

你了解艾灸吗?

  在生活中接触过艾灸的人为数不少,但了解艾灸的人却少之又少,艾灸可以保健防病,排毒泄热,是非常好的养生方式,今日就让你知道它如何养生。

  艾灸作用

  灸法又名灸疗。它使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体表的腧穴或疼痛处烧灼温熨。借灸火的温和热力及药物作用,通过经络的传导,以温通经脉调和气血协调阴阳扶正祛邪,达到治疗疾病防病保健养生美容之功效,《黄帝内经》的《灵枢官能》说“针所不为,灸之所宜”,《医学入门》亦说“药之不及,针之不到,必须灸之。”可见灸法很早就被人们所重视,由于其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养生保健,因此流传很广。主要作用归结为一下

  1温经散寒

  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有赖于气血的作用,气行则血行,气止则血止,血气在经脉中流行,完全是由于“气”的推送。各种原因,如“寒则气收,热则气疾”等,都可影响血气的流行,变生百病。而气温则血滑,气寒则血涩,也就是说,气血的运行有遇温则散,遇寒则凝的特点。所以朱丹溪说“血见热则行,见寒则凝”。因此,凡是一切气血凝涩,没有热象的疾病,都可用温气的方法来进行治疗。《灵枢刺金真邪》篇中说“脉中之血,凝而留止,弗之火调,弗能取之”。《灵枢》亦云“陷下者,脉血结于中,血寒,故宜灸之”。灸法正是应用其温热刺激,起到温经通痹的作用。通过热灸对经络穴位的温热性刺激,可以温经散寒,加强机体气血运行,达到临床治疗目的。所以灸法可用于血寒运行不畅,留滞凝涩引起的痹证腹泻等疾病,效果甚为显著。

  2行气通络

  经络分布于人体各部,内联脏腑,外布体表肌肉骨骼等组织。正常的机体,气血在经络中周流不息,循序运行,如果由于风寒暑湿燥火等外因的侵袭,人体或局部气血凝滞,经络受阻,即可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和一系列功能障碍,此时,灸治一定的穴位,可以起到调和气血,疏通经络,平衡机能的作用,临床上可用于疮疡疖肿冻伤癃闭不孕症扭挫伤等,尤以外科伤科应用较多。

  3扶阳固脱

  人生赖阳气为根本,得其所则人寿,失其所则人夭,故阳病则阴盛,阴盛则为寒为厥,或元气虚陷,脉微欲脱,当此之时,正如《素问厥论》所云“阳气衰于下,则为寒厥”。阳气衰微则阴气独盛,阳气不通于手足,则手足逆冷。凡大病危疾,阳气衰微,阴阳离决等症,用大炷重灸,能祛除阴寒,回阳救脱。此为其他穴位刺激疗法所不及。宋代《针灸资生经》也提到“凡溺死,一宿尚可救,解死人衣,灸脐中即活”。《伤寒论》指出“少阴病吐利,手足逆冷……脉不至者,灸少阴七壮”。“下利,手足厥冷,烦躁,灸厥阴,无脉者,灸之”。说明凡出现呕吐下利手足厥冷,脉弱等阳气虚脱的重危患者,如用大艾炷重灸关元神阙等穴,由于艾叶有纯阳的性质,再加上火本属阳,两阳相得,往往可以起到扶阳固脱,回阳救逆,挽救垂危之疾的作用,在临床上常用于中风脱症急性腹痛吐泻痢疾等急症的急救。 

 1/10    1 2 3 4 5 6 下一页 尾页
打印

推荐文章

网友评论

大家都在看

热门推荐

  • 女人月经前后吃什么好?

    女人月经前后吃什么好?

    在月经期间饮食是一大重点,那么在月经前后吃什么对身体比较好呢?月经期间什么不能吃?下面由小编来为你们讲...[全文]

  • 肝脏最爱的美食

    肝脏最爱的美食

    肝脏是人体的解毒器官,对我们来说特别重要。健康的肝脏可避免暖气,腹胀,便秘等一系列的麻烦。...[全文]

  • 生姜10大功效堪比家庭医生

    生姜10大功效堪比家庭医生

    过多而引起的腹胀、腹痛、腹泻、呕吐等。姜不仅是我们日常的一种调味品,而且它还有很多的疾病防治功效,在...[全文]

热门点击

美食图片